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汤立斌)“施耐德电气始终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日前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表示,公司深耕中国38年来,长期坚持“中国中心”战略,全面强化自身能力和生态圈建设。目前,中国是施耐德电气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创新与生态协作,愿携手中国产业伙伴共育新质生产力。
在尹正看来,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强调构建“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这与施耐德电气的能力和优势不谋而合。为提供创新动力(300152),施耐德电气不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公司一系列研发机构陆续落地中国,为工业升级和能源转型提供支持。
据了解,目前施耐德电气已建成五大研发中心+AI创新实验室。各大业务的“中国中心”落地以加强本地研发,其中包括“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中国研究院自动化研发中心”“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等。2024年,“金山创新实验园区二期”落成,进一步强化本土研发布局,该园区是施耐德电气中国及东亚地区最大的创新实验基地。
尹正表示,当前,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进入提质加速阶段,各行各业亟需在高科技的驱动下,加速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双转型”,同步实现“高效能”和“高质量”。
作为践行者,施耐德电气将AI等先进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公司上海普陀工厂成为“端到端灯塔工厂”,无锡工厂晋级“可持续灯塔工厂”,另有21家中国工厂成为“零碳工厂”,为产业“双转型”树立标杆。
尹正介绍,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通过广泛部署AI赋能的数字化技术,缩短了67%的订单生产交付时间,并使人均生产效率提升了82%,新产品开发验证测试周期缩短了63%。这些改变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更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此外,尹正谈到,产业高端化升级的同时,中国企业正加快“走出去”步伐,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全球多元化趋势和竞争挑战,他建议企业“出海”要坚持本地化发展,在全面强化自身能力的同时积极融入生态系统,与当地产业和社会共赢。据了解,施耐德电气与中国电建(601669)、国机集团等企业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建设多个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帮助当地加快能源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
“借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优势,我们的中国研发成果和先进产品不断输向全球市场股票配资网站行情,扩大影响力,实现‘在中国惠世界’。”尹正表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中国市场广阔,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新质生产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强大动力,也为施耐德电气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